中國家庭平均資產多少? 哪些家庭趕上美國水平?
來源: 每日經濟新聞 2019-01-21 15:57 我要評論 井岡山報社融媒體

近日,廣發銀行聯合西南財經大學通過對華北、華東、華中、華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七大區域、23個城市的上萬家庭進行調研分析,發表了一份長達76頁的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,不僅揭示了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的現狀、特征及問題,而且對公眾對銀行產品服務的態度與需求也做了全面統計。  

2018中國家庭戶均資產估計為161.7萬元  

近幾年來,我國家庭戶均資產規模增長迅速,家庭戶均總產規模從2011年的97萬元,增加到2017年的150.3萬元,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.6%。  

家庭戶均凈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90.7萬元,增加到2017年的142.9萬元,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.9%。  

家庭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28.9萬元,增長到2017年的50.7萬元,年均復合增長率9.8%。  

預計2018年中國城市家庭戶均總資產規模為161.7萬元,戶均凈資產規模為154.2萬元,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為55.7萬元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這和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比如何呢?  

在這方面我國還和美國有比較大的差距,2017年我國城市家庭平均總資產規模為150.3萬元,而美國則為530萬元;我國城市家庭平均凈資產規模為142.9萬元,美國為467.2萬元。  

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我國城市家庭總資產規模在前20%的家庭,其家庭平均資產規模和美國相近,為454.5萬元。家庭平均凈資產規模則更為接近,為435.6萬元。

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這就意味著,假如你家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有一套房的話,你家的總資產規模就達到美國的平均水平了。

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雖然目前中國的戶均資產規模低于美國,但是增速高于美國,2010到2016年,美國家庭資產復合增長率僅為3.1%,遠低于中國城市家庭的7.6%。  

家庭住房資產占比較高  

根據上面的數據,中國的城市家庭早已做到戶均“百萬富翁”,但實際上,在中國城市家庭的資產構成中,住房資產占了很大一部分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據《報告》中的數據,近年來隨著我國房價的快速升高,我國城市家庭總資產中住房資產占比已經高達77.7%,遠高于美國的34.6%。如果按照前文給出的150萬元的戶均總資產規模來算,中國城市家庭在住房資產上的投入達到了戶均116.6萬元,更不要說那些住在一線城市的人。  

金融資產上占我國城市家庭總資產的比重僅為11.8%,而在美國,這一比例為42.6%,在日本,這一比例為61.1%,英國、新加坡、瑞士則都超過了50%,加拿大為48.6%,法國為39.8%。  

而在我國城市家庭的金融資產中,又以銀行存款最多,占比達到了42.9%,其次為理財產品,占比為13.4%,股票占比為8.1%;基金為3.2%;債券僅為0.7%。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有意思的是,同樣拿家庭總資產來算一下,在占比為11.8%的家庭金融資產中,只有8.1%為股票,也就是說在中國城市家庭總資產中,僅有0.96%的資產配置了股票,0.38%的資產配置了基金……  

有67.7%的中國城市家庭僅擁有一種投資品,擁有2種的為22.7%,擁有3種以上的僅10.6%,而美國擁有3種及以上投資品的家庭占比達到了61%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看來中國人愛儲蓄的習慣在過了這么多年以后,還是沒有變啊。  

值得注意的是,《報告》指出,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整體處于“亞健康”狀態,近4成家庭不及格。  

《報告》根據家庭客觀風險承受能力、家庭主觀風險偏好程度、家庭資產配置體系等數據,得出此次調研的23個城市的家庭財富健康平均分為68.5分,全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平均分為66.1分,其中有38.1%的家庭得分在60分以下。  

中年家庭收入最高  

《報告》顯示,中國城市家庭收入與年齡呈“倒U形”分布,戶主年齡在31-40歲時家庭平均年收入最高,達25.2萬元,其次是戶主年齡在23-30歲的家庭,平均年收入為23.8萬元。同樣,家庭消費支出分布也與收入分布大致相同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家庭總資產與可投資資產雖然也與年齡呈“倒U形”,但是這次的峰值是在戶主年齡為41-50歲的家庭,其總資產與可投資資產分別達到了325.2萬元與138.9萬元。  

不同戶主年齡下,家庭房產配置占比也不同,《報告》中顯示,家庭房產配置與戶主年齡呈“U形”分布,其中65歲以上的家庭房產配置最高,達到了85.6%,而23-30歲的家庭最低,為70.1%。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而普遍來看,學歷越高的家庭,金融知識越多,其收入也就越高,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家庭,金融知識得分為55.5分,家庭戶均年收入為16萬元,而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家庭,金融知識得分為76.9,家庭戶均年收入為28.6萬元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低學歷水平的家庭,其貨幣類資產的配置明顯較高,而股票、基金資產的配置明顯較低,初中及以下學歷家庭貨幣類資產配置最高,達到了37.6%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戶主所在行業也影響家庭財富健康得分,其中排名前三的行業為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、金融、教育。這也許和這些行業需求有較高學歷的從業者有關。  

值得注意的是,《報告》發現,家庭房產配置和家庭收入呈負相關,隨著家庭收入的升高,家庭房產占比有降低的趨勢。收入最低的20%家庭,房產占比為82.9%,收入最高的20%家庭,房產占比為72.1%。  

中國家庭財富管理有“五大不合理”  

據中國基金報報道,廣發銀行副行長宗樂新介紹稱:《報告》詳細列舉了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存在“五大不合理現象”,財富管理水平有待改善。  

一是,家庭住房資產占比過高,擠壓了金融資產配置。較高的房產比例吸收了家庭過多的流動性,擠壓了家庭的金融資產配置。  

二是,在投資理財產品時,過半家庭不接受本金有任何損失,剛性兌付要求較強。數據顯示,54.6%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損失,同時又期望較高的理財收益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三是,家庭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回報周期普遍較短,缺少長期理財規劃。對于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回報周期,選擇3個月內、3-6個月、6-12個月的家庭占比分別為35.8%、37.2%和33.7%,可見大多數家庭接受的是1年及以下的回報周期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四是,家庭的投資品類缺乏多樣性。數據顯示,67.7%的中國家庭僅僅擁有一種投資品,22.7%的中國家庭擁有兩種投資品,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家庭僅僅占到10.6%。對比我國和美國家庭投資品種的多樣性,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美國家庭占比高達61%。  

五是,家庭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,僅有不到15%的家庭成員擁有商業保險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且家庭更愿意為未成年子女投保,忽視對家庭頂梁柱的保障,10-18歲家庭成員參保率最高,為21.3%,其次為10歲以下家庭成員,參保率為19.5%。  

圖片來源:《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》截圖  

吉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
  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“井岡山報”、“吉安晚報”、“吉安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內容,版權均屬井岡山 報社所有,其他媒體未經井岡山報社許可不得轉載。已經許可轉載的,必須注明稿件來源“吉安新聞網”,違者井岡山報社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“新華社”的所有內容,版權均屬新華社所有,本網已獲授權使用,任何其他媒體不得從 本網轉載、轉貼或以其他形式復制發表,違者井岡山報社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③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吉安新聞網)”的內容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 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也不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    ④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或其他事項需同本網聯系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郵箱zgja2004@163.com
黄网站免费的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