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新聞中心> 吉安時政> >正文
讓顏值牽手氣質——廬陵新區全推進城市更新紀實
2023-03-05 09:24 來源: 吉安新聞網—井岡山報

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為人民。城市更新一頭牽著城市發展,一頭系著民生福祉。近年來,廬陵新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,圍繞“建設宜居城市、綠色城市、韌性城市、智慧城市、人文城市”的總體目標,統籌推進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,啟動落實一大批城市更新項目,形成了“一核兩軸、兩江三岸、兩大組團、五個片區”的城市空間結構,一座天然之景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“美麗、活力、幸福”現代化新城閃耀在贛水之濱,群眾生活也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
設施完善,城市生活更便捷

廬陵新區堅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,重規劃、攻項目、強配套、惠民生,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。神岡山大橋、70余條城市道路竣工通車,出行難問題基本消除。和氣路立體停車庫等7個停車場以及一批老舊小區改造停車場、公園配建停車場、道路提升改造停車場建成使用,新增停車泊位3100余個,停車難問題有效緩解。濱江小學、岔路口小學、神岡山學校、余家河學校、杜鵑路幼兒園、城南復興路公辦幼兒園、柏樹中學、杜鵑路小學、新橋學校等學校交付辦學,新增學前教育學位900個,新增義務教育學位9640個,濱江二小、濱江中學建設正在有序推進,計劃2024年9月開學,轄區將新增4440個學位,入園難、入學難問題逐步消除。麻家日料養老服務中心建成,廬陵新區城南、濱江片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即將開建,“1+N”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即將建立,老年友好城市逐步形成。近4年,廬陵新區推進7個棚改項目近50萬平方米房屋和9560畝土地征收,風華新村、幸福家園等5個安置小區項目建設使用,新增安置房2500余套;完成6個老舊小區改造和12個單元加裝電梯工作,積極引進專業物業服務企業,居民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改善。

環境優美,城市生活更舒心

廬陵新區堅持以打造宜居宜業、精致精美、人見人愛的人民滿意城市為目標,按照“全方位、無死角”的要求,全面實施廬陵新區城鄉環衛保潔環保一體化,試點推行“席地而座”,轄區城市道路機掃率達到98%以上,沿街店鋪“門前三包”嚴控區試點道路塵土殘存量小于10g/㎡、地面垃圾停留不超過10分鐘;2022年轉運城鄉生活垃圾7.2萬噸,建設垃圾分類亭22余個、智能分類箱12個,投放垃圾分類桶1000余個,持續保持“清凈整潔”的城市面貌,位列2022年度全省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前10名。

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2022年度PM2.5累計平均濃度27ug/m3,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;水環境持續良好,未發現黑臭水體;以生態項目建設為主抓手,開展吉福路、君華大道、古后河綠廊、贛江大橋南岸、贛江大道、天華山東片區等區域環境整治,植綠補綠累計29.22萬余平方米,濱江生態公園、神岡山公園等7個公園建成迎客,“開窗見綠、出門進園”“城在林中、林在城中”成為廬陵新區真實寫照。

管理精細,城市生活更美好

廬陵新區堅持做到建好與管好相結合,做到制度建設與習慣養成相結合,突出用好“智慧城管”平臺運用,實現城市管理問題及時發現、實時處置。2022年,智慧指揮平臺共受理處置數字化案件13080件、信訪件994件,結案率均100%。持續推動“城管沉基層,服務到社區”工作,科學劃分網格,選派城管隊員下沉基層,用心用情解決市民急難愁盼,城市管理能力顯著提升。

堅持零容忍態度,堅持“拆早拆小”原則,全天候全域巡查管控,鐵心硬手開展拆違治亂,重點整治違章搭建、違規防盜網、店(招)牌、流動攤點及占道經營,市容環境持續向好,居民滿意度大幅提升。

建立“物業部門行業管理、街道社區日常管理、職能部門聯合監管”機制,通過“三個一”工作法定期對物業服務企業實行量化評分、綜合評價、按分授星、分類監管,并實行“紅黑榜”管理模式,加大聯合執法力度,并積極探索“紅色物業”服務機制,有效推動物業企業服務水平大提升,營造和諧美好的宜居環境。

文/劉青林、曾正倫

責任編輯:廖喆閔

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: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-1

Copyright ?2003-2019 by jgsdaily.com. 贛ICP備19004936號-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

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
分享到:
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
黄网站免费的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