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新聞中心> 旅游新聞> >正文
一泓碧水記鄉愁
2023-03-06 09:05 來源: 吉安新聞網—井岡山報

文/李海茂

在新干,有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,那里的山美,水更美。久聞那里的勝景,美不勝收;尤其在那水上泛舟,欣賞奇景,更是別有一番情趣,令人流連忘返!于是,我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沖動,日思夜想擁抱她。因為她是我魂牽夢繞的仙境,更是我心中無限的向往——她就是新干的“黃泥埠水庫”。初春時節,天氣晴朗,風和日麗,我與好友一行專程驅車前往黃泥埠水庫采風。黃泥埠村的老袁也特意加入了我們的隊伍,給我們當起了向導。

汽車顛簸在一段破爛的水泥路上,繞過幾道大彎后,眼前豁然開朗。只見一道綠色大堤橫貫南北,大堤斜坡上“黃泥埠水庫”五個白色大字映入眼簾,赫然醒目。

下車后,我們漫步在堤壩上,舉目遠望,三面青山環繞著一泓平湖,湖水如鏡,碧綠里透著晶瑩。蔚藍的天空、潔白的云朵,高聳的山峰、郁郁的樹叢,都倒映在遼闊的庫區里,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。突然,一陣微風吹來,湖面泛起層層漣漪,波光粼粼,碧波蕩漾。此時,清風拂面,我們頓感神清氣爽。眺望高架廊道通向水中的涼亭,別有一番神韻;壩外,“轟隆隆”的水流聲撞擊著耳鼓,只見庫水氣勢宏大,飛瀉而出。

上午正值艷陽高照,我們穿好救生衣,精神抖擻地登上了快艇,船工饒師傅特意從縣城趕來,為我們掌舵開艇。隨著“嗡嗡嗡”的馬達聲響,快艇劃開水面,飛速前行,艇后掀起白色的浪花。坐在艇頭,水花沾衣,迎面吹來的涼風,使我心神愉悅??焱兄敛痪?,水面上露出一片光禿禿的黃土丘,老袁興致盎然,揮動著手臂,指著不遠處的那黃土丘,說:“這里叫三家腦,我就是在這里出生的!”

說到這,老袁眼神里寫滿了依戀。當年,老袁一家和其他鄉鄰一樣,為了支援國家的建設,舉家搬遷,離開了他們生于斯、長于斯的故土。

“那里叫張陂!”

“那里叫羅陂!”

“那里叫肖家腦!”

快艇每行至一個地方,都會勾起老袁的回憶。老袁則指著不同的山丘和叢林,一一給我們介紹著。

“這里是塊風水寶地,相傳是民國初期荷浦某封疆大吏的母親葬的地方!”老袁指著一處高高的山丘、密密的叢林對我們說,“傳說當時還十八副棺材出葬呢!”

“啊,荷浦葬人還葬到這里來了?這里還有他們的地盤啦?”我們不約而同地向老袁問道。

“是啊,‘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。’那個封疆大吏雖不是一國之君,但也算得是一方之王嘛!他要哪里的土地拿不到?據傳說,他母親出殯那天,十八副棺材同時抬出,浩浩蕩蕩,顯得十分氣派……”老袁侃侃而談,如數家珍。

快艇繼續向前行進著,兩岸的山丘和叢林不斷地甩在身后,叢林里不時看到棲息的白鷺;遠處,一群野水鴨在湖面上悠閑自在地游弋。此時,我想起了清代納蘭性德的“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關那畔行。”置身于這湖光山色中,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,寵辱皆忘,心曠神怡。讓我們于流連中陶醉,于陶醉中忘情,于忘情中洗去心靈的疲憊,令人賞心悅目,提升了精氣神。

老袁一面給我們介紹著,一面講著故事。不知不覺,太陽已照著頭頂了,快艇載著我們在庫區兜了一大圈后,停泊靠岸了。

此番行程,我們收獲滿滿,感慨頗深。但我想:誰也比不過老袁的收獲,因為他比我們任何人感觸都深。

是啊,多少風雨,多少滄桑,月落烏啼,春風依舊。歲月的年輪沉淀下斑駁的印記,深深鐫刻在老袁的心靈。撫今追昔,觸景生情,勾起他千絲萬縷的思鄉愁緒。李白的“仍憐故鄉水,萬里送行舟”,賀知章的“唯有門前鏡湖水,春風不改舊時波”恐怕是他對故土依戀、記住鄉愁的最好寫照。

責任編輯:劉臣

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: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-1

Copyright ?2003-2019 by jgsdaily.com. 贛ICP備19004936號-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

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
分享到:
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
黄网站免费的观看